毋庸置疑,我们的孩子现在和将来面临的生存压力都比他们的父辈大得多,他们的生活注定是一场残酷的竞争。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幸福的日子,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尽我们所能地去培养他们,学更多特长,考更高的分数,拿更多文凭……似乎只有把自己的孩子“武装到牙齿”我们才放心。但真正能让父母放心的孩子是哪一类呢,我认为是能独立的孩子。曾有人说过:“所有的爱都是以拉近两个人的距离为目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分开为最终目的。”其意思是,父母的爱应该以培养能从自己身边独立起来的个体为最终目的。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庸,他们是一个完全与我们不同的个体,忽视这一点的父母,常常培养出懦弱无能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仅从“学习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方面谈谈我的看法。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并用这个成绩敲开理想大学的门。比起暂时分数高的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的孩子更有潜质和竞争力。学会思考,是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习惯,应当始终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应当把得知识放在首位。那么,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学习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呢?
富兰克林说过:“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在家庭中,营造思考的氛围,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创新的思维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小或以为孩子不懂事、需要大人照顾等就把他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很多父母从孩子读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陪着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甚至代替孩子完成作业,完不成或威逼或利诱,总之,家庭作业几乎变成“家长作业”。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眼皮底下完成作业的孩子会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父母的管制会掐断孩子思考的手足,让独立思考寸步难行。
这就要求家长减轻孩子的负担,不要给孩子搞题海战术,不要让许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宝典秘笈”之类的资料挤占孩子有限的时间。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我们应该让孩子有思考的时间。这个故事说明了思考的时间很重要。一天深夜,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走时了他领导的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在搞实验。卢瑟福略微迟疑了一下,便过去问那个学生:“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干什么呢?”“也在工作啊!”“早晨你也在工作吗?”“是的,教授,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说得很肯定,以期愽得老师的夸奖。不料,卢瑟福反问了一句:“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
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为载体,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就只是一句空话。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具体可行的办法有这样一些:
1、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讲知识: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某一时期学到的知识讲出来,要求是越通俗越简单越好。把课本的话变成自己的话,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要求孩子对各种题型整理归纳: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做了一定量题目的基础上,对题型分类整理,概括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这种独立思考,可以使孩子再见到类似题时,能够按部就班得出正确答案。
3、尝试让孩子编题目考家长 :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所学知识,编题目来考家长。编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的过程。当孩子能在题目中设臵各种“圈套”时,家长就有理由相信,这些“圈套”在考试中再也难不倒自己的孩子了。
4、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在生活中,当孩子对家长说出了真实看法时,无论是错是对,首先要鼓励孩子能独立思考。如果想法不对,家长可以以平等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由孩子来自行判断,切记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5、鼓励孩子多提问:当孩子提问时,家长要立刻给予鼓励,夸奖他肯动脑筋。这样,随着孩子提的问题越来越多,他的思考就会越来越全面,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当然,当孩子提出问题后还要陪着孩子尽一切可能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6、不能粗暴地打断孩子:当孩子在讲自己的理由时,家长不可以中途打断,无论自己多么不同意,都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无论孩子的观点正确与否,只要能充分阐述,就有助于提高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国著名的孩子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
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自己走路吧!